1:歷史虛無主義對待歷史的態度,不僅具有嘩眾取寵之嫌,且具有投敵賣國之意。
2:二百零四、歷史虛無主義的根源是唯心史觀和主觀臆想,要害是混淆歷史的支流與主流、現象與本質。
3:藝術家犀然展現了"人"的破碎形象,但是當他把這種破碎形象注入藝術時,他便超越了它。這種創造性的行動使一切虛無主義、疏離性以及人類現狀的其他因素產生意義。
4: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矮卻與古人。
5:歷史虛無主義的根源是唯心史觀和主觀臆想,要害是混淆歷史的支流與主流、現象與本質。
6:道德虛無主義是一種深刻的道德哲學,同時也是對各種道德學說的最大挑戰,它力圖粉碎各色的道德偽裝,呈現生活中真實的一面。
7:例如魯迅虛無主義的傾向,雖然未嘗不可從作為社會軌跡的結果的他的習性開始談起,討論他從少年至成年以來的挫折經驗的影響,但如果從他在文學場所占據的地位來看,則又無從自圓其說。
8:把人生看作雪泥鴻爪是悲觀,虛無主義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