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2: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3:他不忮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然表達心之所感,至于會招致何等后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4:若其五縣游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
5:曾國藩平素待人接物,鋒芒盡藏,在公開場合,從不臧否人物,在其奏疏和文集中,對當時活動在政治舞臺上的風云人物,只有贊譽,而無貶毀。
6:何謂“國賊”?《荀子·臣道》中寫道,國賊者,“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茍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
7:距今兩千多年的戰國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荀子·臣道》中寫道,“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茍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謂之國賊。
8:不管人們怎樣寬慰他,山姆明白自己正走向一個圈子更大的世界,那里面滿是喜歡評頭品足、臧否人事的青少年。
9:世界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我不愛也不恨咋辦捏?當他是路人而已,千百年來,華夏風流人物,無法一一臧否,各有所略。
10:世界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我不愛也不恨咋辦捏?當他是路人而已,千百年來,華夏風流人物,無法一一臧否人物,各有所略。
11:東漢末年,很多文人名士有感于的黑暗,出于參與政治的社會責任感而熱衷于臧否人物而議論政治。
12:譬如沈約,由于家世坎坷,所以老成持重,輕易不肯臧否人物。
13:語言運用的微妙之處,使臧否人物也同樣出現了秉的局面。
14:比較而言,范仲淹不以地域作為臧否人物的標準則要高明得多。
15:她的閱讀量多面廣,留下一些較有價值的讀后感,與其創作的文學批評一樣,臧否人物褒貶鮮明,頗有鋒芒。
16:讀者可以從我們這個時代的立場出發,在閱讀這些小故事的同時,去評判歷史,臧否人物,去鑒別這些計謀的陰陽得失。
17:讀者可以從我們這個時代的立場出發,在閱讀這些小故事的同時,去評判歷史,臧否歷史人物,去鑒別這些計謀的陰陽得失。
18:他還出版過至少三種著作,也都是談論時事政治,或臧否人物,或反駁論敵,頗具戰斗性。
19:后面我們將還要展開講到,文采是***臧否人物的重要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