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甚至墨法等諸子百家的學說,在金庸小說中被有機地熔于一爐。
2:他依據華嚴宗圓融無礙之說,著力提倡儒釋道三教一致,認為儒教明乎仁義禮智信,忠孝君父;佛教慈悲救苦,化誘群迷;道教則寂默恬淡,無貪無愛。
3:正所謂曲終奏雅,昨日的儒釋道三家共論和諧盛舉,給2009“驪山問道”大型系列文化活動拉上了完美的帷幕。
4:中國文化的儒釋道三家國學,最遵從仁義禮智信。
5:榮耀儒釋道的原初精神,汲取西方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及啟蒙運動的精華,淬煉出‘全球價值觀’,揚棄商業社會的‘叢林法則’與‘適者生存’的庸俗進化論。
6:他在解放前,特別在抗戰前,似曾以他獨特的方式,把儒釋道熔于一爐。
7:陶弘景則編造神仙譜系、建立教派的傳授歷史,并提出融攝儒釋道三教的教義。
8: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蕭穎士,二十七歲中進士,儒釋道三教無不精通博識,文章學術知名當時,但性情暴躁,恃才傲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