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本愚陋,始舉孝廉,后值天下大亂,筑精舍于譙東五十里,欲春夏讀書,秋冬射獵,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
2:吾觀壯士武功超群,逐豹驅狼猶如天人,豈能長久困于這荒山野嶺?現如今大漢內外交困,壯士何不投軍出仕,為自己謀條出路,以光大門楣、名揚天下呼?
3:直到春秋時期道家創始人李耳出任朝廷,李氏家族才出人頭地,李耳后人李崇出仕朝廷命官,委任其隴西,被封為“南鄭公”,成為隴西之王。
4:封王拜侯,出將入相不在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無數出身于草莽的英雄豪杰紛紛出仕各方諸侯或自立為一方諸侯。
5:“處士梅花”,處士本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這里指北宋林逋,人稱孤山處士,學問淵博,但志不出仕,在西湖孤山結廬隱居;終生未娶,喜種梅養鶴。
6:本書作者以其細膩委婉的筆觸,寫出仕途生活中的80后女性特有的形象,雅致如蘇吳絲絹,精美若江南園林。
7:上次投奔王漢章的那個叫文人的青年確實是個能人,辦起事來有條有理,不急不躁,王漢章很意外這樣的能人居然之前沒有出仕。
8:張安世以父蔭出仕,因記憶力出眾受到漢武帝賞識。
9:1852年鄉試中舉人出仕,文才、韜略和辦事能力深為兩湖總督曾國藩所賞識。
10:1852年鄉試中舉人出仕,文才韜略深為兩湖總督曾國藩賞識。
11:張之洞籌辦的廣雅書院破除了舊科舉制度,設務實課程,“砥礪名節,關心時務,吸收新知,并使他們能出仕則為國家棟梁,為民則成為社會中堅”。
12:白居易從早年的入仕到晚年出世,一直都在“出仕”與“歸隱”的矛盾中徘徊。
13:陶淵明早年曾幾度出仕,后來因為不滿當時黑暗腐敗的政治而走上歸隱之路,過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園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