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世芳是梅蘭芳的弟子,他少時在北京“富連成”學戲,未出科便已嶄露頭角,且常演梅派劇目《霸王別姬》等,頗獲好評,被人稱為“小梅蘭芳”。
2:既然他那么喜歡聽戲,那么我們就來個投其所好,送他幾張梅蘭芳的唱片。
3:唐魯孫說前清典故,提到梅蘭芳去北平恩承居,必須點鴨油素炒豌豆苗,豆苗都用嫩尖,翠綠一盤,腴潤不見油。
4:該劇生動描繪了京劇泰斗梅蘭芳的生平事跡,對梅蘭芳和坤伶孟小冬的愛情故事亦有呈現。
5:20世紀二三十年代,京劇盛行,梅蘭芳、麒麟童、蓋叫天、荀慧生、楊寶森、馬連良、俞振飛等名伶都曾在天蟾舞臺獻藝。
6:在聲腔設計方面,劇中韓玉娘離開尼姑庵逃難一段,則用了梅蘭芳在所有劇目中未用過的“高撥子”曲牌,載歌載舞,入情入理。
7:我聽了兩段孟小冬的師傅余叔巖先生的《搜孤救孤》,讓自己定定心神,然后再想:電影的梅蘭芳,歷史的梅蘭芳,肯定是兩個梅蘭芳。
8:陳永玲戲路寬廣、唱腔獨特、身段優雅,梅蘭芳曾稱其是不可多得的雋才。
9:梅蘭芳親自雇人平整,修建出一塊墓地,又差人在四周栽植松柏圍墻,南邊正中栽了兩棵倒垂槐(又稱龍爪槐),等待王明華靈柩的到來,擇日下葬。
10:1921年,春風和暢的四月,吳昌碩的三子吳東邁赴京,梅蘭芳盛情款待,要東邁代其向缶翁問候請安,臨別將自己精心繪畫的折扇贈與缶翁。
11:梅蘭芳粉墨登場,一開口便是一段技巧高超的唱段,柔婉的嗓音訴說著凄美的愛情。
12:當年,以梅蘭芳先生為首的四大名旦在各自的劇目中都沒有安排過“高撥子”,主要是嫌其高亢太過。
13:《太真外傳》是藝術大師梅蘭芳于1926年獨創的一部歌舞并重的杰作,開創了京劇搬演歷史傳說連臺本戲的先例。
14:梅蘭芳之所以能唱功出眾,這與他小時候在戲班里優孟衣冠熏陶有很大關系。
15:梅蘭芳大劇院裝修的簡約典雅,三樓的回廊布置了很多經典劇目中的角色造型,有忠肝義膽的岳飛,有鐵面無私的包拯,有令人敬仰的楊家將,有智勇雙全的穆桂英……
16:梅蘭芳先生不愧是一個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17:梅蘭芳的表演所依憑的理念是駁雜含混、自相抵牾的.
18: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的造詣,是后人不可企及的。
19:梅蘭芳先生是一位出類拔萃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20:梅蘭芳是當之無愧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21:有些梅派演員,把梅蘭芳的一腔一調,一舉手一投足都奉為師傅定下的規章,不敢逾越一步,這種墨守成規,正與梅蘭芳一生改革的所作所為背道而馳,是阻礙京劇前進的保守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