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既代牧,唯誠恐誠惶,愿涸鄙誠,至于各方賢能!于此紛亂之際,布引頸以待賢達,洗耳以聞諫言。
2: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
3:他的身后留下了大量的詩書禮樂和3000弟子72賢能,也留下了三從四德和"唯女子與小人難養"的訓誡。
4:自古以來,對人的管理便是治理國家的關鍵所在,國家興亡、人民安危都跟執公器者的所作所為息息相關,唯有賢能之人才能體國安民。
5:韓非的賢能觀以維護君主*裁*制的法治理論為基礎。
6:劉邦剛剛建立漢政權不久,發布求賢令,詔令各級官吏要訪求招攬并登門聘請賢能之士,并將他們的行、義、年等有關資料送報官府,量材錄用,授予官職。
7:第13任中國駐巴大使張春賢能夠說一口流利的烏爾都語。
8:著揀選部院賢能官員前往,敬謹料理。
9:賢能之士未見重用,只見瓦釜雷鳴。
10:如果不出門拜師,又不讀書學習,那就是不學無術的人,即使你有像春秋時的子羔、原憲那樣的賢能,最后也不會有什么作為。
11:李林甫在宰相任內,憑著玄宗的信任,專權用事達十九年,杜絕言路,排斥忠良,以致廟堂賢能之人日少。
12:有賢能的人,不要等著按官的等級提拔,對無能的官員,應及時將他罷免。
13:這些賢能之士成為秦日益強大的人才基礎,也保證了秦代官吏整體素質,并大體上能做到清廉自守(黃留珠《秦漢仕進制度》)。
14:由于士階層的出現及國家任用賢能而不是任用世襲貴族這一變化,又促使了士階層的活躍,促使了諸子百家的爭鳴和戰國學術的繁榮,以及各種文化事業的發展。
15:名師出高徒,名父出賢子!鑒于你如此優秀出眾、賢能無匹,建議你在父親節到來時,大聲向全世界宣布:我的老爸是“名人”,你也可以沾“名人”的光哦。
16:當時人們不稱贊管仲的賢能,而卻稱贊鮑叔牙的知人.
17:大公天下、禪讓帝位;選任賢能,治國安邦;治理水患,解厄安民;鏟除六害,天下太平;教民稼穡,豐衣足食;禮儀為本,政綱彰明。
18:嘉靖龍顏大悅,從龍廷上走了下來,親手將譚綸攙扶起來,激昂說:以古為鑒,可知興衰,得賢能者得天下,朝廷決定人才的命運,人才決定國家的命運。
19:使用有才能的人叫精明,聽從賢能人的意見叫圣智。
20:“賽場競馬”選才俊,不拘一格用賢能。
21:墨子:國之將亡,必有七患國防之患:不修國防大興宮殿粉飾太平外交之患:大敵當前外無盟友孤立無援財政之患:分配不公鋪張浪費窮盡民用內政之患:仕皆漁私修法禁言不問國是國君之患:閉門自大標榜先進坐以待斃團隊之患:用人不當小人當道離心離德政權之患:民無食用國無賢能賞罰失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