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著是取名字,這個歐陽心中有數,別人說七說八時候,他在地上用那堆垃圾拼出個太陽圖形,什么?你說拼字?那么復雜的隸書怎么是本小鬼拼的出來的。
2:亭柱前聯為隸書體,文曰“北極位尊恩媲萬家生佛,南閩地迥靈鐘五里長亭”,后聯為行書體,文曰“寶劍燭天降龍伏虎,福星當路鳳翥鸞翔”。
3:吐納之道,源于自身,吐故納新,萬物之…,暈啊,這是啥字?隸書還是和現在的字體有些不一樣。
4:款識多以魏字隸書為之,清雋可人,楚楚有致,時有以魏字入印,別有一番意象。
5:隸書承上啟下,上承篆書,下啟楷書.
6:溫仲和的隸書取法漢隸,尤著力《史晨碑》、《張遷碑》。
7:王家字體乃是草書,你既然敢稱王氏傳人,為何在招牌上卻寫一個蠶頭燕尾的隸書?
8:繪畫作品中山水、人物、花卉皆有,寫意、工筆各盡其妙;書法作品中清俊秀逸的楷書、行書,豪雄恣縱的隸書、草書各具風采。
9:“其篆書雄渾厚重,氣勢高古,氤氳著金石之氣;隸書從漢碑入手,心摹手追,一筆一畫,絕無茍茍;其行書飄逸灑脫,如行云流水,不激不厲,溫文爾雅。
10:馬王堆簡帛的出土為追溯隸書起源及其形成提供確實依據,同時填補了西漢書法的空白。
11:楊在葆擅長大草,筆卷風云,墨池龍騰;劉子楓偏愛行草,興之所適,得意忘形;喬榛鐘愛行楷,用筆雅靜,寓剛于柔;濮存昕獨鐘隸書,虛實相生,飄然欲飛。
12:實際情況很可能像別的書體的產生一樣,隸書也是靠日積月累靠許多人共同創造的,程邈所作的只是整理工作。
13:受教于劉炳森等多位書法前輩,以擅長書寫隸書體而在同行中小有名氣。
14:因為程邈是個徒隸,起初又專供隸役應用,所以把這一書體稱之為隸書.
15:大書法家寇遐的隸書,凝重偉麗。
16:面對積弱已久的隸書,能夠恢復元氣,形成時代風格,其歷史貢獻也不可抹殺。
17:曉明寫得一手好字,可他總覺得自己還有不足,就邯鄲學步,一會兒模仿楷書、一會兒模仿仿宋,一會兒模仿隸書,結果最后寫出來的字成了個“四不像”。
18:墓前的墓碑上,鐫刻著隸書的“清焦循之墓”五個大字;墓碑背面的碑文,記載了焦循的生平及學術成就。
19:馮元楨興趣廣泛,工作之余會以畫油畫、練書法與刻篆章自娛,一手隸書寫得工整而不乏生氣。
20:我在日記本上寫他的名字,林喬,林喬,林喬。草書代表他今天很煩躁,隸書代表他今天很平和,行書代表他今天很開心,楷書代表他今天很沉默。
21:如今,夏老潛心創作,精研書法,晚年獨創了集大篆、隸書、行書、草書于一體的“變體字”,成為書法界美談。
22:作為儒家思想的表現載體的廟堂漢碑隸書是書法藝術走向自覺和成熟的結果。同時也因其典雅恭謹、沉古遒厚而成為隸書的標準和極則。
23:他的《隸書》軸,用筆端斂平正,橫重豎輕,點劃謹嚴而不呆板,方正爾雅,時露逸宕之氣,深得東漢《張遷碑》之神韻。
24:他的楷書有柳體的骨干也有顏體的渾厚,其中還稍帶隸書的韻味,蒼勁美觀很耐看。
25:先生隸書蒼勁古拙、韻味十足,自勝劉炳森百倍。
26:隸書,以鋒攝墨,以毫平鋪于紙上,駿發滿足,畫如鐵石,字若飛動,呈現萬壑千巖奔赴腕下之氣象。
27:太守府的門前,沮授在兩塊紅布上用隸書工工整整地寫上“爆竹辭舊歲,桃符迎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