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2: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3:漫揾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哪里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寄生草。
4:壯士中有甲光照眼的王家將校,也有簪纓輝煌的貴家公子,有戰衣戰裙的軍中健兒,也有草笠芒鞋的民間豪壯。
5:那里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賈寶玉聽了,高興的拍膝畫圈,贊嘆不已,又贊嘆薛寶釵無書不知,無字不識。
6:群山綿延崗巒起伏,煙波浩渺漁舟野渡,屋瓦茅舍隱約于茂林修竹,逸士樵夫竹杖芒鞋在水云間……,這是中國傳統山水在咫尺畫卷上呈現出的千里之趣。
7:只以資稟超脫,不為物羈,每逢假日閑暇,輒以芒鞋竹杖,遍歷名山大川,訪盡高僧奇士。
8:芒鞋竹杖興沖沖,峻嶺逶迤氣勢雄。
9:天子呼來不上船,長安市上酒家眠;可以超塵拔俗,曠逸灑脫,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10: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1:四人無論男女,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只見他們背負著古樸長劍,白衣芒鞋,衣訣飄然,渾身上下,滿是飄逸出塵之氣,就仿似畫中走出的神仙中人。
12:定風波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3:謙讓是蘇東坡“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的從容;謙讓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然;謙讓是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