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那時候的熱血青年憂國憂民,敢于毀家紓難,勇赴國殤。
2:面對侵略者的兇殘殺戮,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人人抱必死之心”“爭著死,搶著死”,多少英雄前仆后繼,毀家紓難、以身殉國。
3:然而當日本人舉國上下宵衣旰食、毀家紓難地為擴充海軍而努力的時候,中國政府卻挪用北洋軍費去修建頤和園。
4:客觀地說,韋昌輝也算是一條有勇氣有見地的好漢子,毀家紓難,于拜上帝教貢獻極大,清廷無道,漢人中的豪杰,無不思“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5:他捐出全部家財作軍費,把母親和家人送到弟弟處贍養(yǎng),以示毀家紓難。
6: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很多愛國志士都選擇了毀家紓難。
7:陛下,臣為國家大義,愿毀家紓難,捐獻一半家產(chǎn)約合白銀百萬兩,以資軍費。
8:大敵當前毀家紓難的英雄豪杰實在令人敬仰。
9:愛國志士們毀家紓難的精神,深深地鼓舞著人民的斗志。
10:國破家亡之際,許多愛國人士不惜毀家紓難。
11:我們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經(jīng)歷過多次抵御外侮的斗爭;尤其是在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百年以來,有多少民族英雄,志士仁人,毀家紓難,為之拋頭顱、灑熱血,捍衛(wèi)我們民族的尊嚴和獨立,保衛(wèi)我們國家的統(tǒng)一和抵抗分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