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再接著又試探性地授意諸葛亮可以隨時取代劉禪,待諸葛亮表忠心磕破頭皮之后,劉備便欣然指令兒子們稱呼諸葛亮為相父。
2:非殺不可,揮淚斬馬謖,這是萬不得已的事情。
3:向朗、馬謖這樣遭到處分的官員也毫無怨恨,不僅死后極盡哀榮,而且千百年來成為人臣之典范,香火不絕,死后成神成圣,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4:以這么沒頭沒腦的一句話開頭,馬謖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5:三國馬謖,夸夸其談,錯失街亭,這也是不實招禍。
6:可殺戮還沒有停止,要知道周泰可是疾風鞋加上漆黑之牙和御魔,在十分鐘之前,周泰這種裝備完全就是場上第一爆發,連馬謖也得甘拜下風。
7:由于馬謖剛愎自用,街亭一役西蜀全軍覆沒。
8:而馬謖所以“失街亭”,也在于他對敵沒有調查研究,又沒把諸葛亮的“司馬懿非等閑之輩”的忠告當回事兒,結果吃了敗仗,丟了腦袋。
9:王平趕緊安慰馬謖說:“事已至此,幼常后悔也無濟于事。
10:三國馬謖,本如漢之子房,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只可惜街亭一役,因實戰經驗不足而大敗,身首異處,更落得個徒有虛名的后世評價,實為可惜。
11:雖然馬謖與諸葛亮的私交深厚,情同父子,談論軍機時常通宵達旦,但不能因私廢公,于是“揮淚斬馬謖”。
12:卻說孔明斬了馬謖,將首級遍示各營已畢,用線縫在尸上,具棺葬之,自修祭文享祀;將謖家小加意撫恤,按月給與祿米。
13: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一個婦孺皆知的歷史故事。
14:正因為“知行合一”難,才有戰爭史上著名的趙括紙上談兵,覆軍殺將;馬謖敗走街亭,功虧一簣。
15:馬謖只會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最后失了街庭。
16:重生三國!再戰亂世!吳殤本來因為被人陷害而自殺,沒想到醒來時居然重生到馬謖的身上。
17:每天都有許多人前來拜訪,多數專程是來慰問的,諸葛亮特地感謝王連、獎勵馬謖,以此來希望更多的同僚進言。
18:歷史上,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戚繼光鐵面無私斬子,都是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佳話。
19:大喬想了想,對啊,昨天夜里,自己脫了外套,怕馬謖一個文人,撕扯自己的衣服時怕撕不開,就用剪子在自己的睡衣上剪了幾個口子。
20:但是,正如碧玉上有時也會出現瑕疵一樣,諸葛亮在用人上也有過對魏延本該重用而不用、對馬謖不該重用而用之的失誤。
21:馬謖這輕輕巧巧的一句話,聽得我心里砰砰直跳。
22:自古以來,“失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可謂是家喻戶曉,而故事中的街亭古鎮便是處于天水麥積山風景區的核心位置。
23:但七擒孟獲是有的,不過這個計策是馬謖提出來的。
24: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不因器重馬謖而有損軍紀,果斷斬首示眾,隨之又重獎功臣王平,引咎自貶三級,從而嚴肅軍紀,重振士氣。
25:謖退出,先主謂孔明曰:“丞相觀馬謖之才何如?”。
26:因為馬謖的失誤而全軍潰敗,打斷后的正是王平率領的飛軍,一面死戰,一面擊鼓迷惑敵軍,成功的掩護其他各部撤離戰場,自己也全身而退,算是小試鋒芒。
27:帶領大軍迅速的向德陽撤離,而此刻的馬謖卻蒙然不知,德陽已經易主,雖然城墻之上馬字大旗高掛,卻已經換了新的主人。
28:后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討伐雍闿、孟獲,諸葛亮采取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闿軍,再七擒七縱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