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涓涓細流以無比低調的姿態在兀立的山石腳下宛轉流淌,比溪邊最低垂的紅葉、黃花還要低,絲絲縷縷,無聲地匯聚在苔衣班駁的寂寞溝壑里。
2:在村口我看到田垅上一段灰沙橫基,據說是南北朝南齊永明年至唐初時期的城墻,披著暗綠的苔衣,裸露出的小卵石,堤一樣歪斜于雜草叢中。
3:黑色的鐵壺更和苔衣深厚的巖骨一樣了。
4:長廊外側欄桿都已褪了漆紅,斑駁還長了苔衣,似已溶入庭園林木之中。
5:四季不斷的更替,春去秋來,冬過夏至,池塘里的水都干涸了,清楚可見那池底的苔衣,泛黃,干裂。
6:她拉著徐東到洞口那兒,指著洞壁上的一段銘文給徐東看,這段銘文被斑駁的苔衣遮蓋,這字跡要仔細辨認才讀得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