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淵明的堅守是寧可餓死路邊,也不為五斗米折腰。
2:可這個督察是個欺上壓下、作惡多端的貪官,陶公早有所聞,他對夫人說:“我能為五斗米俸祿對這樣的人折腰嗎”。
3:孫恩軍雖是聲勢浩大,惜乎部下諸將皆為五斗米道教徒,除用宗教迷惑人外,絕少遠見卓識之輩。
4:有骨氣,就是要保持人格的獨立,不卑不亢,不趨炎附勢,不阿諛奉迎,不做風吹兩面倒的墻頭草;就是要敢于堅持真理,堅持原則,不為“五斗米”折腰。
5:不為五斗米折腰士可殺,不可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6:陶淵明不肯為五斗米而摧眉折腰。
7: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貴的性格,與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一脈相通。
8:他生性闊達,不拘小節,向來不為五斗米折腰,當然,要是六斗,那就不好說了……
9:陶淵明一生安貧樂道,不愿為五斗米折腰。
10:陶淵明的一生選擇的是站立。雖然自己的生活窮困潦倒,但為了避開官場的污濁,他不為五斗米折腰,選擇了歸隱田園。于是,便有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由和“晨興理荒廢,帶月荷鋤歸”的閑適。
11:不過,蔡府信奉五斗米道,喜歡卜卦問兇吉。
12:若真是能想要幾點就有幾點,那不是立馬就成富翁了,他還真是窮怕了,每日里想得最多的倒是如何賺錢,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早被他拋到九霄云外。
13:陶淵明不滿朝廷腐朽、官場黑暗,更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寧可掛印辭官,歸隱田園.
14:意氣風發的司馬元顯正躊躇滿志;擁有荊州強兵的桓玄正隱忍待發;北府鐵軍統帥王恭居心叵測;南方五斗米道領袖孫恩正廣施恩惠,籠絡人心;寄奴劉裕仍在京口賣草鞋為生。
15: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你千萬別傷害別人的尊嚴,尊嚴是非常脆弱的,經不起任何的傷害。
16:人的成功就是可以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情,這種自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很多人為五斗米折腰,為了生存不得不去上班,你年輕的時候,當你有機會做你自己想干的事可能會承擔風險,可能要放棄很多東西,但是這是值得的。
17: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斗米的官餉,向這樣差勁的人折腰。
18:處于戀愛心情的女性內心世界充滿著幻想,她們會從一些極小的細節去猜度對方的心理,然后自我豐富成為故事,并且篤信不疑。于是他就為高堂秉編造了一個五斗米教徒的家庭背景,并指示說點到為止即可,剩下的柳螢會用自己的想象補完,這比直接告訴她能取得更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