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不顧迂儒之毀譽,明目張膽以與十八妖魔宣戰者乎?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為之前驅!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新青年》2卷6期,1917年。
2:喬伊斯不僅代表了現代主義文學最高成就,而且也已成為這場舉世矚目的文學革命的象征。
3:以文學革命的發難文章為標志,正式宣告了中國古典文學理論的終結和現代文學理論的興起。
4:五四時期的散文小品承擔著思想啟蒙、文學革命的歷史巨任,其思想成就超越了文學本身,具有了社會學的意義。
5:啟蒙文學的建構與解構,即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的轉向。
6:況且,多數章門弟子與時俱進,甚至還引領一時潮流,如在文學革命、思想革命、語言文字改革等方面,他們皆可謂厥功甚偉、貢獻良多。
7:用文學革命表述五四文學的新發展并不準確,五四新文學陣營內部對革命的具體理解很不一致,懷疑革命者有之,立場動搖者更不乏其人,他們只是一致認可文學發展進化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