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后期,北方水利設施的興建及逐漸推廣水井灌溉;南方河、涇、港、瀆、湖、塘、堤堰、斗門、海塘的修浚;湖廣堤垸修建的興起,都使水利遍及于各地。
2:汴河的前身是隋朝的通濟渠,宋時曾經多次修浚和疏通,為解決東京城的食糧及東南物資的調運,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溝通南北經濟的大動脈。
3:此次工程共修浚河涇、港瀆、湖塘、斗門、堤岸一百三十五所,基本上解決了黃河兩岸富庶產糧區的水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