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楊慎與他朝夕相處,一起評論文藝,聯句唱和。
2:當時滇中文壇為楊慎和楊門七子統領,楊慎在滇中訪古朔源,著書立說,引起一些不學無術的文痞嫉妒和不滿。
3:朱厚熜又是個愛銜恨而又執拗的人,終生也不肯饒恕楊慎。
4:當時有個姓傅的鄉紳冒認潁川侯傅友德的后代,求楊慎把他寫入方志,以謀世襲爵位。
5:楊慎一生游歷過許多地方,見過無數奇山異水,但一見蒼山洱海的景色,覺得往日所見之山水都大為遜色。
6:巡撫劉大謨在錦江為他送別,楊慎有《辛丑孟冬,舟發沱江,東阜劉中丞惠歷,且約錦江餞別,作此簡謝》詩。
7:有人為楊慎的傅粉簪花、諸伎捧觴開脫,說是西南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楊慎不過是在節日和少數民族人民一道跳過民族舞罷了,這無疑是隔靴搔癢之談。
8:摘要楊慎的卒年卒地,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展討論以來,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9:這篇跋文否定了后世詞人對巫山神女所作的陳詞濫調的褻瀆,贊美了袁崧對巫峽自然景物的描寫,可見楊慎獨到的文學思想。
10:楊慎至阿迷拜見王穎斌時,他的老師非常高興,留他在家與王廷表一同讀書、著述見王穎斌《狀元館記》、楊慎《庠師逸翁王公墓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