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分析陳繼昌的鄉試、殿試文章,認為察賢任能、天人和諧、守創結合、君臣盡職、借古鑒今、盛極必衰、無為而治、立教為先是陳繼昌的主要政治思想。
2:當然,有了如許多的限制,程晉州抄寫的就更慢了,常常是一本鄉試錄僅用得上十分之一,不時的還要派人去問問族里的教師。
3:康有為走出闈場的時候有些茫然,他甚至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客棧的,他本是廣東南海人,卻千里迢迢跑到京城來參加鄉試,只因對自己的文章極有自信。
4:一場鄉試下來,他和吳蘭生都知道了一個精神微妙而為天下人共謀掩藏了上千年的秘密,那就是:科考考的是運氣、是命理,不是文章好壞、才性高低,更無關乎人品清濁、德操優劣。天祿在數,吃一頓兒少一頓兒,如此而已。
5:今中山路青少年宮,為舊日湖南巡撫院署,在院門首,常懸有宦場遷調的消息,以及鄉試中舉的題名錄,這也是今天報刊中常常刊載的內容。
6:科舉制度在明清時代趨于成熟,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三場考試都拿第一,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元及第”。
7:封建時代科舉制度以連中鄉試、會試、殿試榜首的解元、會元、狀元為三元及第,酒家之取名大三元,即寓意為“酒家榜首,食肆班頭”。
8:鄔思道當年參加鄉試的時候,因為有考官徇私舞弊,就帶著一干學子抬著孔子的塑像大鬧學政衙門。
9:1852年鄉試中舉人出仕,文才、韜略和辦事能力深為兩湖總督曾國藩所賞識。
10:1852年鄉試中舉人出仕,文才韜略深為兩湖總督曾國藩賞識。
11:陳貞慧曾中鄉試副榜第二人貞慧也是復社成員,文章風采,著名于時,曾與吳應箕、顧杲共議聲討阮大鋮,由吳起草《留都防亂檄》,揭貼于南京,為阮所恨。
12:在那年的鄉試中,他又落第了。
13:一百零八、文章分析陳繼昌的鄉試、殿試文章,認為察賢任能、天人和諧、守創結合、君臣盡職、借古鑒今、盛極必衰、無為而治、立教為先是陳繼昌的主要政治思想。
14:此次主持湖廣鄉試的官員多是齊黨和楚黨,稍微出一點差錯,東林黨很可能會借機尋事,小事化大,對齊楚官員大肆攻擊。
15:臨走時鄭國泰正色拜托了王千山一件事情,告訴王千山自己鄉試之后,要到南方游學,出去開闊眼界,想請王千山幫忙買上一匹牙口五歲左右的好馬,定一輛馬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