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緊接著又想到敢于并且最后能將如此不雅且有大不敬嫌疑的粗口,一字不改記載于本朝皇家檔冊內,這執筆的史官著實要有幾分史膽。
2:話說,有史記,有漢書,有后漢書,還有三國志,那史官啊,你應該給我們大理的小美人皇帝寫一本書,叫大理皇帝戀愛記。
3:有一些氣吞萬里如虎的金戈鐵馬,有一些史官妙筆之下的豐功偉績.
4:東漢的荀悅對史學獨立有巨大貢獻,他不僅第一個建議設置專職史官,還寫了漢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漢紀》,發凡起例之功不可磨滅。
5:在稗史中竟然找不到其他有價值的資料,不能不嘆服李世民與其史官心思之縝密。
6:據西鶻史官所載,金麒麟實為麒麟兵符,乃是頡利可汗為中興我大突厥國,號召各部落首領之信物,傳為有一葉護執掌。
7:史官通常都略而不記,只有稗史演義的文人,總抓住冠冕堂皇的大人物這些見不得人的小地方,大做文章,大出洋相。
8:史官由于某種原因,不據事直書,有意掩蓋事情真相,謂之曲筆。
9:當然,史官能夠做到“仗氣直書,不避強御”,除了他們個人作為史官所具備的品德、素養和氣節,也是和當時的史官制度分不開的。
10:一個人不可能完全洞察他自己的歷史,每個人都依靠別人做他的史官,那人一定是他最親近的人,也是最關心他的人。慈母賢妻良師益友,也下過都是盡責稱職的史官罷了。人生得一史官,可以無恨。
11:史官的王官之學是陰陽五行家的知識背景。
12:春秋時期的史官學識廣博,具有多方面的修養。
13:齊國的另一個史官南史氏,聽說太史兄弟皆被殺害,抱著竹簡急匆匆趕來,要前仆后繼接替太史兄弟,將崔杼的罪狀記載史冊,見太史三弟已經據實記載才返回去。
14:小時候,望著天上的白云,只幻想自己的未來,不“考證”自己的過去。就這樣飛奔而前,把歷史,把史官,都拋在身后腦后,無暇兼顧。
15:可惜“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無面見關中之父老,何顏入相府之廳堂!史官秉筆而記錄,百姓眾口而傳揚”:爾等當年劣行,早已牢刻在歷史恥辱柱上。
16:春秋有董狐之筆,惡不掩,善必彰,當年趙盾弒君之后,梗直的史官秉筆直書“趙盾弒其君”,趙盾連殺數名史官,也無法改變這一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