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就是勝利者的謊言。歷史就像打嗝似的。總是那套把戲,一直都在專職與反抗,戰爭與和平,繁榮與貧窮之中排灰。不可靠的記憶與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產生的確定性就是歷史。
2:他提出的“中立主義”思想,既是一種追求真理的認識論,也是在道德領域、乃至在評判戰爭與和平問題上的一種方法論。
3:告訴你吧,泰翁著作等身,專門思考過戰爭與和平,他指望鵝卵石能用寬容博愛思想解決戰爭與和平問題,結果大失所望。
4:在“胡蘿卜與大棒”的政策下,在戰爭與和平的邊緣中,老羅斯福可以在單純的世局中為所欲為,在民智未開的亞洲和拉丁美洲展示他的“胡蘿卜與大棒”。
5:阿拉伯語有一句頌辭:“戰爭與和平之人”,曾經用來粉飾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神武,謳歌伊拉克強人薩達姆英明。
6:戰爭與和平是相反相成的,戰爭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成和平,和平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轉化成戰爭。
7:如今只要回想起當兵那不凡的征途,我仿佛還能聽見戰友們有力的足音,我們手臂相挽為軍人使命甚至無私地獻出我們青春和生命。軍隊用她無畏無敵的精神塑造了我們,使我能用更博大的胸懷與寬闊的視野去感知祖國與世界、戰爭與和平、時代與人民、責任與使命。
8:馬云華身兼多職,既是“戰爭與和平報道”協會的編輯,“互聯新聞”吉爾吉斯斯坦地區的執行主任,也是一名聯合國觀察員,還是“國際危機監察機構”的資深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