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略有識之士,自然知道史書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書上所載諸般洪荒逸事,讀來與俾林野史實也相去無幾。
2:但也有野史記載,到了明代,人殉之風死灰復燃,朱元璋首開惡例。
3:正史野史,均從沒有片言只字的記載。
4:此后的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國,“人相食”事件層出不窮,屢見不鮮,但不再出現(xiàn)在“食貨志”中,而是出現(xiàn)在零零星星的野史記載中。
5:線裝書則是《十州通史》,記錄了十州的奇聞異事,歷史通鑒,稗官野史。
6:關于會面時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我們唯一的尋跡手段,就只有到當事人在世時候的只言片語中去求得了,只不過,如此一來倒是給稗官野史提供了不少的素材。
7:“除引征《史記》、《戰(zhàn)國策》等記載秦史較多的史籍外,凡后代正史政書、方志、類書、稗官野史等記有秦事者,雖一鱗一爪,亦采錄無遺。
8:仙道之聞不但載于稗官野史,甚至可見于正史中。
9:再去翻嬌妻如云和武娘秘史,也都是所謂的稗官野史的*情秘本。
10:以正史為本,參考稗官野史、傳說傳記等,史料充盈浩瀚。
11:許多有趣的故事源自于稗官野史.
12:這種稗官野史中記載的未必都是史實.
13:稗官野史這個成語,指的是小說野史。
14:歷史不光有正史,還有為正人君子所不屑的稗官野史。
15:本書以清朝的十二個皇帝為時間主線,分為清初軼聞、中清搜異、晚清野史和雜聞軼事四個部分,總共收錄了132個野史故事。
16:野史《四洲志》中記載的游俠阿里,是迄今為止能找到的最古老的游俠傳記。
17:據(jù)西域民間野史說,這事氣的貴霜大將直罵娘,還叫囂有本事漢朝人你出來和我打。
18:關于這部電影有一段野史,據(jù)說當這位*裁者終于意識到它更廣闊的反集權(quán)主義和個人主義中心思想后,反過來又把它給禁了。
19:因此心下忖度著,近日寶玉弄來的外傳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鴛鴦,或有鳳凰,或玉環(huán)金佩,或鮫帕鸞絳,皆由小物而遂終身。
20:野史傳言,光緒駕崩時,有人甚至想擁戴慶親王之子載振,這雖是野叟村言,卻也代表部分官心民意。
21:官修正史一本正經(jīng),而且多半假正經(jīng),粉飾太多,野史則不同,因而記載的歷史真相比較可靠,而且較有可讀性。
22:自《漢書》以后,官修正史不為游俠立傳,俠的形象多見于稗官野史或虛構(gòu)作品,這更說明俠具有與生俱來的民間氣質(zhì)。
23:小說中,野史軼聞雜糅,曖昧迷離相間,各色手印咒語頻出,占夢、相法、測字、讀心、易經(jīng)八卦等術相串,讓你讀得有趣、有用、有心得。
24:"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間毀譽任意,傳聞異辭,必有詆毀本朝之語,正當及此一番查辦,盡行銷毀。
25:康梁將武則天的野史安到慈禧身上,塑造了一個“政治上反動、生活上淫蕩”的妖后,迎合了西方大眾無論在上半身還是下半身對中國的簡單想象。
26:他關注野史,是為了喚醒人們的改革意識,以收取啟蒙的效果。
27:初夜權(quán)的說法來自于野史,不見官方記載,但漢人向來飽受欺凌,也不見得就是空穴來風。
28:可此刻,趙志的腦子里已經(jīng)亂七八糟了,他可沒想到,自己初中時聽自己那斯文敗類的語文老師說的那段稗官野史居然是在自己的慫恿下產(chǎn)生的。
29:王寶釧是唐朝野史中癡情烈女的“楷模”。
30:我們要時刻警惕稗官野史的人。
31:那些有關隋朝的記載,雖出自稗官野史,但其真實性比有關"正史"似乎還要可靠。
32:歷史名人軼事匯編,實際上是匯集“正史”之外各類野史筆記、稗乘雜史中有關歷史人物事跡的著作物。
33:對于一向弘揚與人為善、自洽寬宥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來說,暴力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正史大都匆匆略過,而野史稗史卻津津樂道。
34:稗官野史常雜入不少與史實不符的人物與事件,牽強附會而成,不可完全當真。
35:野史中說,唐中宗寵愛的女兒安樂公主,曾請求將長安縣西南的昆明池賜給她,中宗不同意,于是她找民夫自鑿定昆池。
36:因賣官營私、收受賄賂,珍妃曾受到慈禧的杖刑懲處,這是晚清野史里津津樂道的掌故,早已為喜讀這段歷史的大眾讀者所熟知。
37:還歷史上的段子呢,弄得自己多博古通今似的,都不知道從哪兒聽來的野史,就拿來忽悠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