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把弘歷的名字寫好,密封在錦匣之中,收藏于乾清宮內“正大光明”匾額之后。
2:“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包括我們看影視劇,常常會從肱股之臣的議政場所看到一副匾額,上書“一團和氣”四字,可見這四字在當時并非貶義。
3:當我看到“勞工神圣”的匾額時,不由得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4:房屋上的匾額影破爛不堪,其中一角已經掉了下來。
5:或有多財善賈,奇才異能,創辦制造、機器、礦務、輪船、電報等局,或博聞強記,著書立說,均有益于國計民生者,當奏請朝廷給予匾額,以示鼓勵。
6:高大的門樓上懸著一塊匾額,四個凸雕大字,經過半年多的風雨侵襲,微微有些褪色。
7:慈山寺山門懸有兩幅由國學大師饒宗頤所題的“入解脫門”及“不二法門”的匾額;門的兩旁則各有一金剛力士。
8:宮門上的匾額“避暑山莊”乃康熙御筆。
9:這年秋天,學校開學,陽湖知縣王允祖親書“嘉惠俊髦”四字,叫人制成匾額,贈送給周岐陽,以示嘉獎。
10:我們進得邊門,迎面是畝余大的園子,坐北有幾孔窯洞式的佛殿,上懸一新制匾額:大雄寶殿。
11:上海翰林匾額博物館是一家專業收藏展示匾額的民間博物館,位于上海虹許路731號4號樓,與虹梅路休閑街近在咫尺。
12:看著門上的匾額,一明白標出,四個字,東樂參商,金邊紅字,分外醒目。
13:常識,曾經人人都有,所以“蘼蕪滿院泣斜陽”雖是古詩,賈府的清客們也要連叫兩聲“頹喪”,決不肯用作匾額的。
14:第二天,白家掛滿了白色燈籠和白色的布條,白家的人都穿上了白衣,在大廳中放置親友送來的奠儀和挽聯、祭幛、匾額、花圈、紙活及送的“唪經”。
15:令人激賞的是匾額上的四個字“人間蓬萊”,古雅清麗,奇正相宜,豪宕中寓妍秀,靈動間存法度,即使外行人也能看出,絕對是哪位高人的大手筆。
16:“清正廉明”的匾額昭然天下,“肅靜”、“回避”的虎頭牌屹立在公案臺兩側。
17:進山的地方,有一片大理石鋪成的廣場,廣場上聳立著一棟高7米,長9米的牌坊,四個立柱支撐起一塊匾額,上面錈有中國書法家協會*席范曾題寫的"王羲之碑林"五個懷素體的大字。
18:在城外街面上馬元海占地修建的磚木結構三面兩層樓房30余間,大門頂有其秘書王翼天書寫的“本固枝榮”的匾額。
19:譚劍之等“賈迷”商議,在西御街口的錦春茶樓為賈瞎子設一竹琴書場,正式掛出“竹琴絕技賈樹三”的匾額。
20:當看到立在泰和樓門前匾額下的東家時,韓山總算松了口氣,慶幸終于沒再出什么幺蛾子。
21:連隊營區坐落在小島半山腰上,迎門匾額“軍民聯防模范連”幾個大字格外耀眼。
22:在昆明筇竹寺,宋湘用草刷蘸紫土寫的“玉案山”匾額和“護門帷遣白云,聽鐘聲何處;依杖卻分青靄,話竹色當年”的對聯也十分耐人尋味。
23:同時大宅處處還體現“順德居”主人劉桂順的“感恩感德、祈望德澤綿延及后代”的思想,如大門后匾額“蘭桂騰芳”,正堂后匾額“光前裕后”,皆含此意。
24:例如2005年先是將原先的“介壽堂”改名為大禮堂,大禮堂正上方原本高懸的國民黨革命元老吳稚暉親題的“介壽堂”篆書匾額也被卸下。
25:我站在"貴客云集"的匾額前,似乎聽到當年盛況的喧鬧聲,實在無法跟門可羅雀的現實作一聯想。
26:酒樓靠護城河,樓高三層,正門上方掛題有‘會仙樓’字的匾額,匾上系大紅綢,門廳寬敞扎彩樓歡門,繆女暗嘆:果真是,皇城內生意最好的酒樓該有的門面。
27:竣工之日,特設宴請名士蒲松齡題寫匾額楹聯。
28:匾額上還鐫刻堡長、石匠、泥匠、木匠的名字。
29:形式可分匾額、對聯、掛屏、屏風和家具裝飾幾類。
30:在他的吩咐下重傷員全部休息治療,死亡的十二人則是火化裝壇用白布包裹放置于,一間專門空出來的建筑內上掛一臨時趕制的匾額“英烈堂”。
31:置身處于石家大院中心區域的石府戲樓,正北有穿山游廊院和佛堂院貫通相連,正南接南花廳院,戲樓正門上方有“厚德載福”匾額。
32:至今許多名勝古跡、佚事傳聞與書法有關,匾額楹聯、摩崖刻石、圣旨諫書都是一件件的藝術品。
33:在舊時衙門的公堂上,常掛有“明鏡高懸”的匾額,官員常用其標榜公正無私,斷案精詳。
34:這匾額上"天地正氣"四個大字寫得真是劍拔弩張,氣派非凡。
35:林則徐在蘭州日日夜夜手不停毫,為紛至沓來的求書者寫對聯、匾額、扇面,如初六“早晨,書聯、扇”,“夜、復補書各處紙幅,終夕未寢”。
36:可至今尚未查找到光緒御賜親書的“廣雅書院”匾額,但幾經考證后,他終于確定了意喻為“學問淵博、平個端正”的“經明行修”匾額題詞。
37:康熙政事繁忙,才打消了親自祭墓的想法,只鄭重題寫了一塊“高行清粹”的匾額,賜給于準,再一次公開表彰于成龍。
38:兩旁燈火通明,正前方是一堵筑在水上的白墻,約兩米高,上覆黑瓦,墻頭砌成高低起伏的波浪狀,正中一個月洞紅漆大門虛掩著,有琴音和著曲聲隱約傳來,門上黑色匾額上書“梨園”兩個燙金大字。
39:市人民政府送給李老醫生一塊仁心仁術的匾額,以表揚他從醫六十年。
40:尚存歷代名人書寫匾額多面,楹聯5副,碑石20余通,對諸葛亮畢生事跡和功跡概述甚詳,字跡勁秀,古趣盎然。
41:見都是手抄本,蠅頭小楷,字跡工整,挺拔蒼勁,跟自家藥鋪大門上的匾額、兩邊的桃符聯句和老爹左貴寫的方子上的筆跡相同,應該是老爹左貴的手筆。
42:匾額語言精練,寓意深長,文采激揚,情趣盎然,將中國古老文化包蘊其中。
43:周桂霞輾轉得知,匾額上的毛筆字是回大陸探親的李萬春所寫,她拜托友人介紹兩人認識,透過書信往返,周桂霞愛上了李萬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