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紀80年代以來,“跳槽”一詞開始頻繁出現在人們的口語和書面語中,成為“主動辭職他就”的代用語。
2:語言本身是藝術,不只是工具。寫小說用的語言,文學的語言,不是口頭語言,而是書面語言。是視覺的語言,不是聽覺的語言。
3:“我說不過你。”本身就是在對話中才用到的,不懂為何窮極無聊要什么書面語?
4:白詩的淺切易懂并非來自它的口語化或近俗,而是由于它題旨清楚、合于書面語規范和言事真切。
5:排練臺詞的時候君瑋發表意見:“為什么要說這么多書面語啊?”我耐心教導他:“有時候,我們需要用些文雅的語言來掩飾些禽獸的想法,好叫他人不能拒絕。”君瑋不解:“我有什么禽獸想法啊?”。
6:書面語叫李代桃僵,通俗一點就是找替死鬼。
7:以政治標準看上引韻文,那是北京土話“沒挑兒的”即書面語言所謂無可挑剔的。
8:這是書面語的贅疣,不利于人們的學習和記憶,我們迫切需要對它進行整理。
9:聽懂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將這種口述語言逐詞逐句地轉換為相應地書面語言,第二種則是對口述語言中所包含的要求或詢問做出正確的響應。
10:懂得并列句與復合句的轉換,有利于提高英語口語和書面語的表達能力。
11:這部分主要是測試考生理解現代書面語的能力,文章的題材與日常生活或工作有關。問題可包括提綱挈領、深層意義、辨別事實與意見、詮釋資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