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絡、全球化給了我們無限豐富的資源,如果我們仍在螺絲殼里做道場,以為身邊幾個人或某些媒體構成的“中國社會”即是我們人生的舞臺和視野,那我們也太侮辱華人和人類的知識演進了。在更寬廣的世界人文視野面前,眼前的熱鬧和人物既非真相,也非終極。
2:傳說楊包夫婦均為茅山道士,明末清初時逃亂至霞涌,以做道場打齋醮為職業,閑時采草藥為鄉民醫治疑難雜癥,偶爾也“施法”為村民祈福消災。
3:我不曾指望遇見永桔,彼此傾慕,愿意交換自己。以肉身做道場,我們驗證,身體是千篇一律的,可隱藏在身體里的那個魂靈,精妙差別他才是獨一無二啊。
4:為給家里老人遷墳,聘請風水先生做道場等花費千萬元入川十余年,李春城不自覺地展示對成都文化的好感。
5:最后,承包商在螺螄殼里做道場,安裝了265座隔震器,(源自)同時加強了該建筑標志性的穹頂及其他結構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