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雖盜跖與伯夷,是同為淫僻也。
2:一番話說的鏗鏹頓挫、義正言辭,直接把滿者伯夷的攻擊定性為見錢眼開、奪寶殺人的強(qiáng)盜行徑。
3:伯夷叔齊能夠大節(jié)不奪,成仁取義,這是因?yàn)樗麄冃闹杏幸豢跉庠凇?/p>
4:然而世俗社會權(quán)力仍是至高無上的,伯夷的“積仁潔行”,孔子的“七十子之徒”都是在權(quán)力面前轟然倒塌的。
5:畫商末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避于首陽山采薇(俗名野豌豆),最后餓死的故事。
6:的伯夷、叔齊,自此以后有名有姓、隱名埋姓的隱者更是多若繁星,數(shù)不勝數(shù)。
7:正是這種行比伯夷、受命不遷的氣節(jié),令中華民族幾經(jīng)滄桑,卻多難興邦,幾經(jīng)存亡,終走向繁榮。
8:還有聞仲太師,還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自作孽不可活啊,也許正是那種傻勁才最令人敬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