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勁健,行神如空,行氣如虹。巫峽千尋,走云連風。飲真茹強,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謂存雄。天地與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實,御之以終。
2:一條雪浪吼巫峽,千里火云燒益州。
3: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巫峽氣蕭森。
4:群山疊翠,漁舟唱晚,長江如一條純金的飄帶,破風云煙雨,越千山萬壑,一出巫峽,便與青碧色的神農(nóng)溪匆匆交握,又一路奔涌向前。
5:他沿岸向西,途經(jīng)西陵峽下段峽谷、廟南寬谷、西陵峽上段峽谷、香溪寬谷,穿過“瞿塘迤邐盡,巫峽崢嶸起”。
6:中間一段激越如萬壑爭流的跌宕起伏之旋律過后,音勢復轉(zhuǎn)為輕柔,宛如輕舟已過巫峽,留有余波激石,間或旋洑微漚。
7:在長江上游,瞿塘峽像一道閘門,峽口險阻;巫峽像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絕好的風景畫,神奇而秀美;西陵峽水勢險惡,處處是急流,處處是險灘。
8:出了小三峽,便可“放舟下巫峽”,兩岸是連綿的青山,江流曲折平緩。
9:船現(xiàn)在停靠在巫山,在那里旅客登上20座的小艇在大寧河上做6個小時的逆流航行,經(jīng)過龍門峽、巴巫峽和笛嘴峽。
10:1959年12月初的一個早晨,長江上朔風怒號,巫峽口波濤洶涌。
11:正是隆冬天氣,長江上朔風怒號,巫峽口波濤洶涌,天地之間氣象蕭森。
12:三峽也各有特色,巫峽不同于瞿塘峽的雄偉險峻和西陵峽的怪石林立、灘多水急,而是水道迂回曲折、奇峰嵯峨連綿、幽深秀美如同一條美不勝收的畫廊。
13:巫峽全長44公里,以其谷幽景謐而被津津樂道.
14:隨手取過饅首,才吃得兩口,又想起家中父母伯叔同眼前的危險,不禁又放聲大哭,真是巫峽啼猿,無此凄楚。
15:李子儀自西向東,順流而下,經(jīng)過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長江三峽,在此處切穿巫山兩岸巖壁陡峭,河谷深遂,航行峽中,峰回路轉(zhuǎn),仰望云天,如同一線,俯視江流咆哮如雷。
16: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17:這篇跋文否定了后世詞人對巫山神女所作的陳詞濫調(diào)的褻瀆,贊美了袁崧對巫峽自然景物的描寫,可見楊慎獨到的文學思想。
18:這里不時有瀑布從山間撲向江心,濺起一片片水花。江水隨著山勢的變化,九曲盤折,峰回路轉(zhuǎn)。我在船頭看得目不暇接,不知不覺就過了這如詩如畫的巫峽長廊。
19: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0: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
21:初陽趕忙凝神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
22:抬頭望處,已到巫山。上面陽光垂照下來,下面濃霧滾涌上去,云蒸霞蔚,頗為壯觀。剛從遠處看到的那個筆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峽口上,山如斧削,雋秀婀娜。人們告訴我,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
23:長江三峽包括西陵峽、巫峽和瞿塘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