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國史學史上,經世致用思想源遠流長。
2:中華民族具有經世致用的優秀思想傳統,倡行即物窮理、實事求是、致力創新、知行統一、學以致用、務求實效。
3:文明需有文明的精神: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克己奉公的無私精神,經世致用的責任精神,服務社會的人文精神,剛柔并濟的辯證精神,博采眾長的包容精神。
4:在這種學術氛圍下,章學誠沒有追隨時尚,而是另辟蹊徑,在史學、文學、哲學、教育學方面都有所建樹,這源于他學術匯通、經世致用的治學宗旨。
5:他響亮地提出要用經世致用思想來促進教育改革,在近代教育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6:而這種追求之所以受到阻礙,使顧頡剛深為彷徨、苦悶,就在于受到“經世致用”思想和“左”傾的階級斗爭理論以及傳統意識形態等對學術研究的消極影響。
7:從傳統社會中萌生出來的理學、心學在當時事實上都已陷于絕境,唯一有希望的社會思想就是剛剛興起不久的經世致用思想。
8:但在經世致用方面,湖湘學派竭力避免了傳統儒家內圣外王理論的缺陷,表現出獨特的經世風格。
9:顏氏家族的家風可以概括為好學、尚德、孝悌、淡泊四個方面,其學風可以概括為經世致用、積累相傳。
10:浙東學派繼承并發揚了中國史學“經世致用”的優良傳統,并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