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宣宗年間,這是唐朝最后的統治時期了,即安史之亂后,大唐王朝逐漸走向沒落,昔日大唐的歌舞升平繁華盛世也將隨著舞女的容顏而逝去。
2:史書中的李隆基善騎射,通音律,早年英明果斷,多才多藝,步入中年才怠問政事,寵幸宦官,專以聲色為娛,導致著名的安史之亂。
3:雖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出現了武氏專權,出現了唐玄宗娶兒媳婦為貴妃,導致了安史之亂,至于其它的風流韻事則層出不窮。
4:安史之亂時,她從北方流落蘇州,被迫墮入妓院,善歌能詩,才貌出眾,為蘇州絕色佳麗。
5:再如唐代名將高仙芝、封常清,在“安史之亂”爆發后受命扼守潼關,針對叛軍兵鋒甚銳、來勢兇猛的實情,持重待機,堅壁不戰。
6:玄宗李隆基老來昏庸無道、貪戀美色、誤用權奸李輔國,導致安史之亂,造成藩鎮割據、邊疆危急。
7:杜佑生活在唐代安史之亂前后,親身經歷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變化,想通過對歷代典章制度的編纂,總結經驗教訓,以尋求治國安民之術,從而挽救唐王朝政治的危機。
8:蓋多年戰亂如唐之安史之亂,非僅毀一代太平盛世歸于艱虞,亦使傳統禮樂社會及思想基礎掃蕩殆盡。
9:安史之亂前夕的長安,如此浮華卻缺乏真正的偉大!名來利往,人們的欲望在金色的王朝中起伏,于是,人類變的反倒比鬼怪更加危險。
10:安史之亂前夕,安祿山得到李靖兵書《李藥師遺篇》,引來各方爭奪。
11:安史之亂中,杜甫四處漂泊,窮愁潦倒。
12:安史之亂后,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最終使唐朝走向了滅亡。
13:安史之亂,歌舞升平不再,詩風劇變,也才有了杜詩“痌瘝在抱”的重大轉變,從這個意義而言,說安史之亂鑄就了詩圣杜甫,是一點也不夸張的。
14:但是,宦官真正的形成一股勢力在政治上呼風喚雨則是在安史之亂后.
15:安史之亂之后,昔日強盛的李唐王朝開始走向沒落之途,至于這場禍亂糾葛的原因,與其說是權臣謀逆導致的舉國之亂,不如說在奢華糜爛的王朝背后,黨羽之爭如同一顆毒瘤,早已腐蝕著朝廷的根基。
16:安祿山一句阿諛奉迎的話,就討得唐玄宗的歡心,于是為安史之亂埋下禍根。
17:安史之亂猋發出波瀾壯闊的大唐畫卷,家仇國恨鑄就成莽宕遒豪的英雄史詩,詭謀譎略霾蒙著煒煌空前的武林盛世,崎峗嶇崟篤證了白首不渝的愛情誓言。
18:八世紀時,由唐、新羅、日本、渤海等構成的東北亞世界基本形成,安史之亂的爆發使東北亞的局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本文就針對八世紀中葉以后唐羅間的政治交涉展開論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