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聽著似乎振振有辭,但細一思量,好像這些指責對這申請書因何呈遞,是否真有理由,都未加研究,僅憑興之所至,學個劉姥姥罵山門,只圖個嘴巴痛快。
2:“罵山門”的人很多,但楊解華是第一個站出來的,她找來業主的電話,軟硬兼施讓他們與“二房東”解除合同。
3:別人碰到堵車,要“罵山門”,他卻趁機欣賞高樓大廈與過往的漂亮女孩。
4:老百姓板著面孔,粗嗓門里帶著火氣,說話難聽甚至罵山門的也有不少。
5:懇求交警“手下留情”“放一碼”者有之;叫嚷“何必如此頂真”,死不認罰者有之;罵山門,甚至動粗者亦有之。
6:儒雅如陳丹青者,在自己的博客里“罵山門”得厲害,文章寫得活靈活現,我一邊看一邊笑,樂壞了。
7:你演得精彩到位,他就喝彩;反過來,就會“罵山門”,甚至退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