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孝思不匱”,杜還請各地梨園界名角演堂會,空前絕后的盛況至今還是飯后茶余的談資。
2:造化之功,發乎動,畢達乎順,形諸明,養諸容載,遂乎說潤,勝乎健,不匱乎勞,終始乎止。
3:儒林學子中學識淵博者本就無數,驚才絕艷之輩也從不匱乏,但是許多人卻無法真正的融入儒家之道,不是其他,就是因為長生的那種狀態。
4:董必武信奉“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性習于儉,儉以養廉。
5:在中國,“民生”一詞最早出現于《左傳·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意思是“百姓生存之道在于勤勞,勤勞才能豐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