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草沉羅,血滿胸臆;東山佩玦,淚漬泥沙。古有孝子忠臣,至死不諒于君父者。公孫九娘豈以負骸骨之托,而怨懟不釋于中耶?脾膈間物,不能掬以相示,冤乎哉!
2:待君父理喪歸來之日,聞得此驚世駭人之事,必振發雷霆之怒,嚴懲吾之所作所為也。
3:說真的,國家承平之時,有夏言這樣的首輔自然是社稷廟堂之幸、百官萬民之福,但值此亂世,要輔佐君父披荊斬棘、革故鼎新,怕是就有力所不逮之虞了。
4:三好長慶目無君父,如此倒行逆施之人,我輩又豈能附驥其后。
5:他依據華嚴宗圓融無礙之說,著力提倡儒釋道三教一致,認為儒教明乎仁義禮智信,忠孝君父;佛教慈悲救苦,化誘群迷;道教則寂默恬淡,無貪無愛。
6:“明之紳士,大約榮利祿,趨聲勢,私妻子是計耳。寧有君父之戚,家國之感乎哉!故闖至則降闖,獻至則降獻,一降不止則再,其目義士皆怪物耳!
7:我等朽木之才,不能上體家國之難君父之憂,妄議國政,擾亂科場,請皇上責罰!
8:故臣子之于君父,則有獻可替否諷諫之文,知交之于朋友,亦有切磋琢磨相成之義。
9:同賈充幾人猜測的一樣,第二日散騎常侍傅玄便上書,指責太子司馬衷無禮君父,皆是臣下少于勸諫,疏于教導,要治罪東宮屬臣,奏書呈給司馬炎,他壓根不予理睬。
10:你違逆君父,與自己的姐夫私逃,又可曾念及骨肉之情?
11:“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很難想象一個3年前“絕無忠愛君父之意”的兒子3年后忽然為乃父的服藥大驚小怪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