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國藩平素待人接物,鋒芒盡藏,在公開場合,從不臧否人物,在其奏疏和文集中,對當時活動在政治舞臺上的風云人物,只有贊譽,而無貶毀。
2:這篇奏疏擺事實,講道理,條理清楚,邏輯嚴密,是一篇很好的辯誣文章,其“今置正考不言,而以正考所取之人,混加之臣,此其言非公平,意主羅織,行路知之矣”。
3:日暮黃門分奏疏,汗青猶覺帶脂香。
4:作為一種政治工具,奏疏直接關系到軍政大員的政治作風、治前途,乃至政治生命,歷代有作為的政治家,無不注重對奏疏藝術的追求.
5:他的奏疏、序、記、銘、傳、詩諸體,流暢自然,明快舒朗,均有較高的文學造詣,但學界對他的關注和研究卻少之又少。
6:我第十次告訴你,倘使伯爵的文件中附有呈送國王的奏疏和對皮埃爾有利的遺囑,那末,我親愛的,你和你的幾個妹妹都不是遺產繼承人了。
7:研究這一段時間的奏疏,其風格呈現出由疏直激切到典雅醇厚特點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