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魚膾變蟲子,與蒲松齡小說中“土化兔”相映成趣,但作為史料,就是胡說八道。
2:小說“典盡世態,筆參造化”,但迫于當時的社會現實,作者最終只能將“孤憤難平,托之于夢”,可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相媲美,歷史文化價值十分珍貴。
3:蒲松齡年輕時曾對過一次錯聯,他從此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更懂得了學無止境的道理。
4: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今古奇觀》,朱子的《朱文公文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等。
5:竣工之日,特設宴請名士蒲松齡題寫匾額楹聯。
6:蒲松齡俚曲音樂之所以能在浩如煙海的明清俗曲中形成一支富有特色的流派,是有其獨特的風格特點、音樂思維原則和表現手法的。
7:蒲松齡的這種耿直性格,決定了他對待好友王鹿瞻縱妻虐父的態度和言行。
8:淄博新聞網訊11月29日晚,第三屆(山川杯)蒲松齡短篇小說獎頒獎典禮在淄礦影劇院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