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中措 / 作者:張掄 |
燈花挑盡夜將闌。
斜掩小屏山。
一點涼蟾窺幔,釧敲玉臂生寒。
起來無緒,爐薰燼冷,桐葉聲干。
都把沈思幽恨,明朝分付眉端。
|
|
朝中措解釋: 《朝中措》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掄。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燈花挑盡夜將闌,
燭光漸漸黯淡。夜晚將盡,天色漸亮。
斜掩小屏山,
斜斜地關上小屏風。
一點涼蟾窺幔,
只有一點涼爽的月光透過帷幕。
釧敲玉臂生寒。
佩釧敲擊玉臂,引起寒意。
起來無緒,
起床之后,內心空虛。
爐薰燼冷,
火爐中的香煙已經冷卻。
桐葉聲干。
桐樹葉的聲音已經消失。
都把沈思幽恨,
所有的憂思和愁恨,
明朝分付眉端。
等到明天早晨,將它們寄托在眉宇之間。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通過描寫細膩的景物和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沉思。整首詩詞以夜晚為背景,燈花漸盡,時間逐漸過去,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詩中的小屏山和帷幔增添了一種幽靜的氛圍,與詩人內心的孤獨相呼應。
詩中的涼蟾和釧敲玉臂生寒的描寫,通過細膩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寂寞。爐薰燼冷和桐葉聲干的描寫進一步加強了寂寞的氛圍,暗示了詩人的沉思和情感的冷卻。
最后兩句“都把沈思幽恨,明朝分付眉端”,表達了詩人希望將自己的憂思和愁恨留到明天早晨,寄托在眉宇之間。這種留下思緒的方式,暗示詩人心中的憂傷和痛苦,并且寄托了詩人對未來的一種期盼。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意象和情感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沉思,展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追求和情感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