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 / 作者:張掄 |
卷地朔風凜凜,漫天瑞雪霏霏。
園林萬不變枯枝。
因甚松篁獨翠。
只為春花競發,卻教秋葉爭飛。
若無榮盛便無衰。
悟此方名達理。
|
|
西江月解釋: 《西江月》是宋代張掄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卷地朔風凜凜,
漫天瑞雪霏霏。
園林萬不變枯枝。
因甚松篁獨翠。
只為春花競發,
卻教秋葉爭飛。
若無榮盛便無衰。
悟此方名達理。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題,通過描寫西江地區的風雪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詩中通過對四季景象的對比,表達了榮盛與衰敗、春花與秋葉、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對立關系,以及其中蘊含的哲理。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素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首兩句描繪了西江地區寒冷的冬天,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形容了大自然的威嚴和壯美。接下來的兩句“園林萬不變枯枝,因甚松篁獨翠”,通過描繪園林中的松篁綠意,表達了自然界中的獨特之處和生命的頑強。詩的后半部分,“只為春花競發,卻教秋葉爭飛”,通過對春季和秋季的對比,表達了生命的起伏和衰老的必然。最后兩句“若無榮盛便無衰,悟此方名達理”,點明了生命中榮辱、衰榮的相互依存,以及在這種對立中尋找到的人生智慧。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變化,折射出人生的起伏和不可避免的衰老。同時,詩人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引發人們對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思考,表達了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這首詩詞既是對自然界美好景物的描繪,也是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