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 / 作者:張掄 |
人間何處難忘酒。
興來獨步登巖岫。
倚杖看云生。
時聞流水聲。
山花明照眼。
更有提壺勸。
一盞此時斟。
都忘名利心。
|
|
菩薩蠻解釋: 詩詞:《菩薩蠻》
朝代:宋代
作者:張掄
人間何處難忘酒,
興來獨步登巖岫。
倚杖看云生,
時聞流水聲。
山花明照眼,
更有提壺勸。
一盞此時斟,
都忘名利心。
中文譯文:
在人間,哪里能忘卻美酒,
情緒高漲時,獨自登上險峻的巖峰。
依靠著拐杖,眺望云霞的生發,
不時聽見流水的聲音。
山上的花朵明亮地照耀眼睛,
還有人提著酒壺勸飲。
此刻斟滿一杯,
都將名利心忘卻。
詩意和賞析:
《菩薩蠻》是宋代張掄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酒的向往和對人世間紛繁瑣碎的事物的超脫之情。
詩的開頭寫道“人間何處難忘酒”,表達了詩人對美酒的難以忘懷之情。酒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被視為一種能夠解憂愁、舒展心情的東西。詩人在獨自登上險峻的巖峰時,通過倚杖觀賞云霞的生發,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偉壯麗。他靜靜地傾聽著流水的聲音,使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
詩中提到的“山花明照眼”,描繪了山上美麗的花朵,以及它們散發出的明亮光彩,給人一種清新、明朗的感覺。同時,還有人提著酒壺勸飲,這是詩人與他人相聚的場景,也是詩人在飲酒過程中對自己的解脫與超脫的體現。
最后兩句“一盞此時斟,都忘名利心”,表達了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通過飲酒來忘卻世俗的紛擾和名利之心。他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當下,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脫。
整首詩以酒為媒介,表達了詩人對人世間繁華紛雜的事物的超然態度,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通過與大自然和他人的交融,詩人尋找到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展現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感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