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燭影搖紅(上元有懷) / 作者:張掄 |
雙闕中天,鳳樓十二春寒淺。
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瑤池宴。
玉殿珠簾盡卷。
擁群仙、蓬壺閬苑。
五云深處,萬燭光中,揭天絲管。
馳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換。
今宵誰念泣孤臣,回首長安遠。
可是塵緣未斷。
謾惆悵、華胥夢短。
滿懷幽恨,數(shù)點寒燈,幾聲歸雁。
|
|
燭影搖紅(上元有懷)解釋: 《燭影搖紅(上元有懷)》是一首宋代詩詞,由張掄創(chuàng)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燭影搖紅(上元有懷)
雙闕中天,鳳樓十二春寒淺。
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瑤池宴。
玉殿珠簾盡卷。擁群仙、蓬壺閬苑。
五云深處,萬燭光中,揭天絲管。
馳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換。
今宵誰念泣孤臣,回首長安遠。
可是塵緣未斷。謾惆悵、華胥夢短。
滿懷幽恨,數(shù)點寒燈,幾聲歸雁。
譯文:
在雙闕之間的天空,鳳樓中的十二個春天寒意淺薄。
去年元夜,我受命陪同皇帝游覽瑤池,曾在那里參加宴會。
玉殿的珠簾已經(jīng)卷起,聚集了眾多的神仙,蓬壺和閬苑。
在五云深處,萬盞燭光中,奏響著天上的絲管。
時間如箭般飛馳,恍如剎那間星光消換。
今夜,有誰還記得那個淚灑孤臣的人,回首看遠方的長安。
塵緣似乎未曾斷絕,我空自悲傷,華胥的夢境如此短暫。
懷中充滿了幽怨,寒燈點點,幾聲鴻雁歸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富有離愁別緒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現(xiàn)實的無奈。
詩的開頭以雙闕中的天空為背景,描述了鳳樓中的春天寒意淺薄,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感。接著,詩人回首去年元夜的經(jīng)歷,曾在瑤池宴會上侍奉皇帝,描繪了宴會的盛況,玉殿的珠簾已經(jīng)卷起,群仙聚集,氣氛熱鬧而神秘。五云深處,萬盞燭光中,揭開了天上的絲管,給人一種仙境般的感覺。
然而,時間飛逝,流年匆匆,轉(zhuǎn)眼間似乎只是一瞬間的事情。詩人在此處表達了對流年易逝的感慨和無奈之情。他問到,“今宵誰念泣孤臣”,這表達了他對自己孤獨無助的心情的反問,也折射出他對于曾經(jīng)輝煌的長安的追憶和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塵緣未斷的悲傷與痛苦,寒燈數(shù)點,幾聲歸雁,象征著孤寂和離別。整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無奈和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同時也表達了對塵世紛擾和華胥夢境短暫的感慨。
這首詩詞通過瑰麗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fā),展現(xiàn)了詩人對過去輝煌時刻的回憶和對現(xiàn)實的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鳳樓十二春寒淺、玉殿珠簾、五云深處、萬燭光中等,給人以美好而夢幻的感覺。詩人的情感在詩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他對流年易逝的感慨、對孤獨無助的反問、對塵緣和華胥夢境的短暫以及對離別的悲傷都得到了深刻的描繪。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和深情的語言打動人心,讓人對歲月的流轉(zhuǎn)、人生的變遷產(chǎn)生思考。它既是對過去榮光的追憶,也是對現(xiàn)實無奈的抒發(fā),同時也觸動了人們內(nèi)心深處對于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世事的思考和領(lǐng)悟,具有濃郁的離愁別緒和深沉的情感,使人產(chǎn)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