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孫莘老七絕 / 作者:蘇軾 |
嗟予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
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
|
|
贈孫莘老七絕解釋:
《贈孫莘老七絕》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嗟予與子久離群,
耳冷心灰百不聞。
若對青山談世事,
當須舉白便浮君。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蘇軾之間與友人孫莘的離別之情。蘇軾感嘆自己與孫莘相隔已久,感覺心灰意冷,耳朵冷漠,對外界的百般聲音聽不見。然而,蘇軾希望與孫莘相見時,能夠在青山之間暢談世事,彼此交流心得,這將是一段美好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絕句形式表達了蘇軾對友人孫莘的思念之情。首句“嗟予與子久離群”描繪了作者與朋友分離已久的情景,使用了古人常用的“予”代指自己,表達了作者的自謙之意。耳冷心灰的描寫表明了蘇軾對孫莘的思念之深。接下來的兩句“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展示了作者對與友人相聚的期望。青山在中國文化中常被視為避世之地,蘇軾希望在這樣的環境中與孫莘共享談心的時光。舉白便浮君則是指蘇軾希望與孫莘共品美酒,暢快地談論世事。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思念和渴望,表達了蘇軾對真摯友誼的珍視。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文筆展現了他對友情的思考和情感表達。通過對離別和重逢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真摯交流的向往。這首詩詞在簡潔明快的語言中傳達出深厚的情感,讓人回味無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