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丙寅元夕) / 作者:郭應祥 |
動地歡聲遍十龍。
元宵真賞與民同。
春歸蓮焰參差里,人在蓬壺快樂中。
乘皓月,逐和風。
涼輿歸去莫匆匆。
班春休道無千炬,也有星球數點紅。
|
|
鷓鴣天(丙寅元夕)解釋: 《鷓鴣天(丙寅元夕)》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郭應祥。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動地歡聲遍十龍。
元宵真賞與民同。
春歸蓮焰參差里,
人在蓬壺快樂中。
乘皓月,逐和風。
涼輿歸去莫匆匆。
班春休道無千炬,
也有星球數點紅。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元宵節的熱鬧景象和人們的歡樂心情。詩人用生動的形象描述了人們慶祝元宵節的場景,他們歡呼的聲音傳遍了整個城市。元宵節是一個真正屬于人民的節日,人們共同欣賞著元宵的美景。春天歸來時,蓮花的火焰在參差不齊中閃爍,而人們則在自己的家中享受快樂。他們乘著明亮的月光,追逐著和煦的春風。回家的路上,不要匆忙,要慢慢地回。雖然春天的燈籠無法計數,但星星點點的紅燈也是美麗的。
賞析:
這首詩詞以飽滿的情感和豐富的意象描繪了元宵節的喜慶景象。詩人通過動詞的運用,如"動地歡聲"、"逐和風",生動地描述了人們的歡樂和活動。詩中的"春歸蓮焰參差里","人在蓬壺快樂中"等描寫,展示了節日的氛圍和人們的歡樂心情。詩人通過對元宵節的描繪,表達了對春天到來和節日歡慶的喜悅之情。最后兩句"班春休道無千炬,也有星球數點紅"則以對比的手法,表達了即使沒有燈籠也有美麗的紅色星星點綴著夜空的意境,給人以美好的想象。
整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形象的描繪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元宵節的喜慶景象和人們的快樂心情,給人以愉悅和美好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