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鵲橋仙(丙寅七夕) / 作者:郭應祥 |
兩情相向,一年廝睚,等得佳期又到。
休言夜半悄無人,那喜鵲、也須知道。
來今往古,吟詩度曲,總漫縈牽懷抱。
不如乞取巧些些,待見了、分明禱告。
|
|
鵲橋仙(丙寅七夕)解釋: 《鵲橋仙(丙寅七夕)》是宋代詩人郭應祥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牽引著兩情相悅的乞巧女與織女的七夕相會的情景,表達了等待和祈福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兩情相向,一年廝睚,等得佳期又到。
休言夜半悄無人,那喜鵲、也須知道。
來今往古,吟詩度曲,總漫縈牽懷抱。
不如乞取巧些些,待見了、分明禱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七夕節為背景,描述了牛郎織女相愛卻被天河分隔的情景。詩中表現了兩情相悅的美好,他們相互期待、相互思念,經歷了一年的等待,終于盼來了佳期,可以相會一次。詩人通過描繪這一情景,表達了等待和期盼的情感。
詩的開頭寫道,“兩情相向,一年廝睚”,牛郎和織女分別在天河的兩岸,他們的心相互靠近,一年的時間過去了,他們期待的相聚的日子終于到來了。接著,詩人說“休言夜半悄無人,那喜鵲、也須知道”,暗示他們的愛情已經傳遍天地,就連喜鵲也知道他們的相聚日子到了。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回顧了歷史上的情侶們在七夕時的乞巧活動,吟誦詩歌,彈奏音樂,總是充滿著對愛情的思念和祈愿。詩人在最后一句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不如乞取巧些些,待見了、分明禱告”,暗示乞巧女可以更加巧妙地表達自己的祈愿,等到見面后再真誠地禱告。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七夕的情景,表達了牛郎織女相愛卻隔絕的思念和期盼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七夕乞巧的傳統習俗和人們對愛情的熱切祈愿。這首詩詞情感真摯,描寫細膩,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讓人感受到了愛情的甜蜜和等待的苦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