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 / 作者:郭應祥 |
鶚離風塵,燕辭門戶。
翩然舉翮輕飛去。
當初自恨探春遲,而今豈解留春住。
花不重開,萍難再聚。
垂楊只管牽離緒。
直饒云雨夢陽臺,夢回依舊無尋處。
|
|
踏莎行解釋: 《踏莎行》是宋代詩人郭應祥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鶚離風塵,燕辭門戶。
翩然舉翮輕飛去。
當初自恨探春遲,
而今豈解留春住。
花不重開,萍難再聚。
垂楊只管牽離緒。
直饒云雨夢陽臺,
夢回依舊無尋處。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季節變遷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離別的感慨之情。詩中描繪了鶚離風塵、燕辭門戶的景象,抒發了離別之苦和離情之愁。作者以鶚和燕為喻,比喻自己輕盈地向遠方飛去,而他曾經后悔春天來得太晚,如今卻不舍春天離去。他感嘆花兒不會再次開放,萍水難再次聚集,垂柳只會不斷地勾起離愁的思緒。即使有云雨,夢回陽臺,但夢境中依舊無法尋找到留存的痕跡。
賞析:
《踏莎行》運用了鶚和燕的形象,通過描繪鳥離巢、離別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離愁別緒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的花、萍、垂柳等景物,象征著人生中的離別和無法再次回到過去的美好時光。詩人以此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無法挽回的離別的悲傷之情。
詩詞中流露出的淡淡的憂傷與離愁,以及對時光流逝的無奈,給人一種深深的思索和感傷之感。詩中的意象描寫細膩而生動,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現象和季節變遷,表達了人生無常、時光不可逆轉的主題,引發人們對生命和時光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