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歌子 / 作者:郭應祥 |
生世逢端午,齊頭五十番。
一番須作一般看。
又聽競船簫鼓、沸江干。
不用絲纏臂,休將艾插門。
及時蒲黍漫登盤。
只恐歲華催促、鬢毛斑。
|
|
南歌子解釋: 《南歌子》是宋代詩人郭應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生世逢端午,齊頭五十番。
一番須作一般看。
又聽競船簫鼓、沸江干。
不用絲纏臂,休將艾插門。
及時蒲黍漫登盤。
只恐歲華催促、鬢毛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生活在端午節的場景。詩人用簡潔的詞語表達了自己對這個節日的感受和思考。他描述了人們在端午節慶祝活動中的歡樂場景,以及他對時光流逝的擔憂和對自身衰老的感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端午節為背景,通過簡潔而富有節奏感的語言描繪了一副熱鬧的畫面。詩中的“生世逢端午,齊頭五十番”表達了作者對于端午節的重視和喜愛之情,五十番指的是端午節的五十個頭。作者以“一番須作一般看”來強調每個人都應該珍惜這個節日,好好欣賞、參與其中。
詩中描繪了競渡的場景:“又聽競船簫鼓、沸江干”,生動地表現了人們在江上劃龍舟時的熱鬧和喧囂。這一描寫增加了詩詞的節奏感和生動性。
接下來的兩句“不用絲纏臂,休將艾插門。及時蒲黍漫登盤。”表達了作者不愿拘泥于傳統的習俗和陳規,他希望人們能夠抓住時機,迎接新的變化。
最后兩句“只恐歲華催促、鬢毛斑”則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和自身年老的憂慮之情。歲華催促,時光飛逝,鬢毛斑,指的是頭發上的白發,暗示了歲月無情,人老珠黃的感慨。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端午節的歡樂場景和表達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傳達了作者對于時光的珍惜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