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算子(二月晦,偕徐孟堅、滕審言、李季功游裴公亭作) / 作者:郭應祥 |
城上著裴亭,亭下臨湘水。
潑黛揉藍畫不成,暝色仍含紫。
忙里不知春,卻問今余幾。
相與偷將半日閑,共把塵襟洗。
|
|
卜算子(二月晦,偕徐孟堅、滕審言、李季功游裴公亭作)解釋: 《卜算子(二月晦,偕徐孟堅、滕審言、李季功游裴公亭作)》是宋代詩人郭應祥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城上著裴亭,亭下臨湘水。
潑黛揉藍畫不成,暝色仍含紫。
忙里不知春,卻問今余幾。
相與偷將半日閑,共把塵襟洗。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詩人郭應祥與徐孟堅、滕審言、李季功一同游覽裴公亭,裴公亭位于城墻上,俯瞰著湘水。然而,詩人想要用水墨畫描繪夕陽的景色,但無論如何描繪,都無法表現出真實的美景。夜幕降臨后,天空逐漸變得暗淡,但仍然隱約帶著一絲紫色。詩人忙碌于瑣事之中,對于春天的到來并沒有注意到,卻突然問自己現在的年紀是多少。然后他與朋友偷偷地抽出半天的時間,一起洗滌塵垢,放松心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特定的時刻和情境。詩人通過城上裴公亭和湘水的描寫,展示了一個優美的景色,然而,他使用的潑黛和藍色卻無法真實地表現出夕陽的美麗。這一情節暗示了藝術的局限性,即有時候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完美地捕捉到自然的真實之美。詩中的暝色含紫給人以一種深邃、神秘的感覺,營造出寂靜而溫暖的氛圍。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的煩憂和迷茫,他忙碌于瑣事之中,對于春天的來臨卻毫不察覺,這也可理解為他對于時光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長感到困惑。然后,詩人與朋友們偷偷地抽出半天的時間,共同洗滌塵垢,展示了一種尋找內心寧靜與舒適的愿望。這種對于休閑、放松和洗滌的渴望,表達了詩人對于繁忙生活的厭倦和對于自我調整的渴望。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對于自然美景的追求和對于內心寧靜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在忙碌生活中對于美好時光的渴望與迷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