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驀山溪 / 作者:仲殊 |
黃金線軟,玉露生輕潤。
青頭破初芽,拂煙痕、一枝猶嫩。
東風著意,不放舞間□,春漸暖,柔無力,依依怨和□。
旗亭帶晚,又是清明近。
惹盡別離愁,約啼鶯、深深與問。
灞陵傷感,那更入陽關,扳折處,我無心,行人自多恨。
|
|
驀山溪解釋: 《驀山溪》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仲殊。下面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金線軟,玉露生輕潤。
黃金色的陽光透過薄云灑在山溪上,像一條柔軟的黃金線,玉露從綠葉上涌出,顯得清新濕潤。
青頭破初芽,拂煙痕、一枝猶嫩。
新綠的頭腦破土而出,初生的芽苗剛剛露出,輕輕觸碰著煙霧般的薄霧,一枝嫩綠還帶著稚嫩。
東風著意,不放舞間□,春漸暖,柔無力,依依怨和□。
東風吹拂著,似乎刻意地不停留,不在這舞蹈的空間中停歇,春天逐漸變暖,柔軟的氣息沒有力量,依依怨恨混合在其中。
旗亭帶晚,又是清明近。
旗亭在傍晚時分帶著溫暖的光芒,清明節也即將到來。
惹盡別離愁,約啼鶯、深深與問。
引發了所有離別的憂愁,引來了召喚著的黃鶯,深情地詢問著。
灞陵傷感,那更入陽關,扳折處,我無心,行人自多恨。
灞陵地方令人傷感,更加深入陽關(指西北邊境),經歷了曲折的旅途,我無心計較,行人自會有許多痛苦的悔恨。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溪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清晨的山溪景色,表達了春天的柔弱和溫暖。詩中融入了季節變遷、人情離別等主題,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清新,給人一種溫暖而留戀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