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風波(十·京口) / 作者:仲殊 |
南徐好,直下控淮津。
山放凝云低鳳翅,潮生輕浪卷龍鱗。
清洗古今愁。
天盡處,風水接西濱。
錦里不傳溪上信,楊花猶見渡頭春。
愁殺渡江人。
|
|
定風波(十·京口)解釋: 《定風波(十·京口)》是宋代文學家仲殊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徐好,直下控淮津。
山放凝云低鳳翅,潮生輕浪卷龍鱗。
清洗古今愁。
天盡處,風水接西濱。
錦里不傳溪上信,楊花猶見渡頭春。
愁殺渡江人。
詩意:
這首詩詞以風景描寫為主,表現了作者對美景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描述了南徐地區的景色,以及作者對過去和現在的憂愁感受。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對歷史的懷念和對變遷的感慨,同時也展示了他對人生的無奈和痛苦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具體的自然景物描寫,展示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首句“南徐好,直下控淮津”,以簡潔有力的語言描繪了南徐地區的美麗景色,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偉和壯麗。接下來的幾句以山、云、潮、浪等自然元素為主題,通過形象的描繪,呈現出壯麗的景象和自然的力量。
詩中提到“清洗古今愁”,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他感嘆時光荏苒,歷史滄桑,同時也反映出自己對當下社會狀況的憂慮和不滿。詩的最后兩句“錦里不傳溪上信,楊花猶見渡頭春。愁殺渡江人?!北磉_了作者對人生的痛苦和困惑。他覺得美好的景色已經無法傳遞給他人,只有他自己感受到了這種美麗。最后一句“愁殺渡江人”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痛苦,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人生的無奈。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贊美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同時,詩中也流露出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對人生的痛苦之情。通過這首詩詞,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同時也能引發對自然、歷史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