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題延生觀后山上小堂 / 作者:蘇軾 |
溪山愈好意無厭,上到巉第幾尖。
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鬢眉纖。
不慚弄玉騎丹鳳,應逐嫦娥駕老蟾。
澗草巖花自無主,晚來蝴蝶入疏簾。
|
|
留題延生觀后山上小堂解釋:
《留題延生觀后山上小堂》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溪山愈好意無厭,
上到巉第幾尖。
深谷野禽毛羽怪,
上方仙子鬢眉纖。
不慚弄玉騎丹鳳,
應逐嫦娥駕老蟾。
澗草巖花自無主,
晚來蝴蝶入疏簾。
詩意:
這首詩以作者在延生觀后山上小堂的所見所感為題材,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贊美和對仙境般美好景色的向往。詩中通過描繪山川景色和自然生物,表達了作者對山水之美的無盡喜愛之情,并暗示了自己追求仙境之美的心愿。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擅長的山水寫作為主題,展現了他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和抒發。首兩句“溪山愈好意無厭,上到巉第幾尖”,表達了作者對山水之美的贊嘆,他對溪山景色的喜愛之情如此深沉,仿佛永遠無法滿足。接下來的兩句“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鬢眉纖”通過描繪山谷中奇特的野禽和高處仙子的美麗形象,將自然景色與仙境進行了巧妙的結合,顯示了作者對仙境之美的向往。
接著的兩句“不慚弄玉騎丹鳳,應逐嫦娥駕老蟾”引用了神話傳說中的仙境元素,將作者自己比作騎著鳳凰的玉人,期望自己能夠追隨仙女嫦娥駕馭老蟾,進入仙境之中。最后兩句“澗草巖花自無主,晚來蝴蝶入疏簾”則以自然景物的無拘無束形象,表達了山野之美的自然與純粹。
整首詩以蘇軾獨特的意境和豪放的情感展示了對自然山水的熱愛與向往,融入了對仙境之美的追求。通過景物描繪和比喻手法,詩中展示了自然與仙境之間的奇妙聯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純美自然的贊美和向往。這首詩以豪放灑脫的筆調和獨特的意象,展示了蘇軾的詩詞才華和對山水之美的領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