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葛長庚 |
草漲一湖綠,天四山青。
這千年里,幾多興廢不容聲。
無分貂金佩玉,不夢歌鐘食鼎,何處有車旌。
便念旌陽劍,枉自染蛟腥。
生諸葛,少馬援,尚云萍。
醉鄉日月,飄然身世付劉伶。
知道東門黃犬,不似西山白鷺,風月了平生。
起來忽清嘯,驚落夜潭星。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草漲一湖綠》是宋代詩人葛長庚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草長滿了一湖的綠色,天空四周是蔥翠的山巒。在這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興盛和衰敗交替不斷,但無法發出聲音。沒有了貂皮和黃金的佩飾,不再夢想歌鐘和飲食的盛宴,豪華的車旌又在哪里呢?只能懷念旌陽劍,卻白白染上了蛟龍的騷動。還有著名的諸葛亮、少年馬援,還有云萍之美。在醉鄉度過了日月的時光,身世如同飄然而去的劉伶。雖然知道東門有一只黃色的犬,但與西山的白鷺相比,風月景色已經失去了平生的光彩。忽然間清脆的嘯聲響起,驚落了夜潭中的星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水調歌頭的形式展現了葛長庚對歷史興衰和人生滄桑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物,以及歷史和個人的遭遇,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命運無常的感慨。
詩中起初描繪了草長滿一湖的綠色和天空四周的山巒,表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和美麗。但接著詩人提到千年的歷史中,興盛和衰敗的循環不息,而人們的聲音卻無法傳達出來。這一句意味深長,暗示了歷史的冷漠和人們的渺小。
詩人接著描述了一些歷史人物,如諸葛亮和馬援,以及云萍之美。這些人物都有各自的輝煌和遺憾,他們的存在和經歷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然而,詩人也提到自己的身世如同劉伶般飄忽不定,表達了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和迷茫。
接下來,詩人以東門的黃犬和西山的白鷺作對比,暗示了物是人非的變遷。風月景色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歷史的變遷使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變得遙遠而虛無。
最后,詩人突然出現了清脆的嘯聲,驚落了夜潭中的星星。這一句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命運無常的反抗,以及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自然景物、歷史人物和個人經歷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時間的流轉和命運的無常的思考,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