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算子(景泰山次韻東坡三首) / 作者:葛長庚 |
云散雨初晴,蟬噪林逾靜。
古寺敲鐘暮掩門,燈映琉璃影。
浩氣鎮長存,昨夢還重省。
獨倚闌干嘯一聲,毛發蕭蕭冷。
|
|
卜算子(景泰山次韻東坡三首)解釋: 《卜算子(景泰山次韻東坡三首)》是宋代葛長庚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云散雨初晴,
蟬噪林逾靜。
古寺敲鐘暮掩門,
燈映琉璃影。
浩氣鎮長存,
昨夢還重省。
獨倚闌干嘯一聲,
毛發蕭蕭冷。
中文譯文:
云彩散去,雨后初晴,
蟬聲嘈雜,林間更加寧靜。
古寺敲響鐘聲,黃昏時分關閉大門,
燈光映照在琉璃上,形成斑斕的影子。
廣闊的胸懷和氣魄仍然存在,
昨夜的夢境仍在深思。
獨自倚在欄桿上,發出一聲長嘯,
寒風吹過,毛發凜凜生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景泰山的壯麗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情感。詩人描述了云散雨止后的晴朗天空,蟬鳴聲漸漸寧靜,整個林間恢復了寧靜的氛圍。古寺在黃昏時分敲響鐘聲,門也因此關閉,燈光映照在琉璃上,產生美麗的影子。這些景象表達了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詩中提到的“浩氣鎮長存”,表達了詩人堅毅剛強的氣魄和心志。他回憶起昨夜的夢境,思考其中的含義和啟示。最后,他獨自倚在欄桿上發出一聲長嘯,寒風吹過,使他的毛發直立,形成一種凜冽的寒意。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和內心感受相結合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過景物的描繪,詩人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并借此表達了自己內心的豪情壯志和對生命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對景物的刻畫和詩人內心情感的抒發,讓讀者感受到自然與人心的交融與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