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葛長庚 |
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閑。
一陽初動,玉爐起火煉還丹。
捉住天魂地魄,不與龍騰虎躍,滿鼎汞花乾。
一任河車運,徑路入泥丸。
飛金精,采木液,過三關。
金木間隔,如何上得玉京山。
尋得曹溪路脈,便把華池神水,結就紫金團。
免得饑寒了,天上即人間。
|
|
水調歌頭解釋: 詩詞:《水調歌頭》
作者:葛長庚
朝代:宋代
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閑。
一陽初動,玉爐起火煉還丹。
捉住天魂地魄,不與龍騰虎躍,滿鼎汞花乾。
一任河車運,徑路入泥丸。
飛金精,采木液,過三關。
金木間隔,如何上得玉京山。
尋得曹溪路脈,便把華池神水,結就紫金團。
免得饑寒了,天上即人間。
中文譯文:
想要成為神仙,修煉之道看似輕松。
當太陽初升,玉爐中點燃火焰,煉制煉丹。
抓住天魂和地魄,不與龍和虎一起騰躍,使汞花完全干燥。
順任河車運行,徑路進入泥丸。
飛起金精,采集木液,經過三個關卡。
金和木相間的隔閡,如何才能登上玉京山。
找到曹溪之路的脈絡,將華池神水固結成紫金團。
不再忍受饑餓和寒冷,天上即為人間。
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是宋代葛長庚的一首詩,描述了一個追求仙境、修煉成仙的主題。詩中通過運用神仙修煉的意象,表達了追求超凡脫俗、追尋理想境界的心境。
詩的開頭表達了作者渴望成為神仙的愿望,將修煉的工夫比喻為閑暇般輕松自在。接著,描繪了修煉的過程,借用煉丹的場景,描述了玉爐中的火焰和煉丹的過程,意味著修煉者的精神追求。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修煉者要捉住天魂和地魄,不與龍和虎一起騰躍,滿鼎汞花乾。這里的天魂和地魄可以理解為人的精神和身體,修煉者要將其掌握并使之穩定,不被外界的誘惑和沖動所動搖。
詩中還描繪了修煉者運行河車,進入泥丸,采集金精和木液等的場景。金、木象征著陰陽,這里表示修煉者要突破極限,達到超越凡塵的境界,進入玉京山,即仙境。
最后幾句中,詩人提到尋得曹溪之路脈,結成紫金團。曹溪是佛教禪宗的發源地,紫金團可以理解為修煉者達到了超越塵世的境界,不再受到饑寒之苦,天上即為人間。
整首詩通過修煉成仙的意象和細膩描繪,表達了修煉者追求超越凡塵、達到理想境界的愿望。同時,詩中運用了煉丹、采集金木等修煉的隱喻,將修煉者的心境和追求生動地展現出來。通過對仙境的向往和對修煉過程的描繪,詩詞傳達了一種追求卓越、追求超脫塵世的精神境界,表達了作者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渴望。整首詩意蘊含深遠,給人以啟發和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修身養性、追求超越的追求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