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酹江月(次韻東坡賦別) / 作者:葛長庚 |
寄言天上,石麒麟、化作人間英物。
醉擁詩兵驅筆陣,百萬詞鋒退壁。
世事空花,賞心泥絮,一點紅爐雪。
識時務者,當今惟有俊杰。
我本浩氣天成,才逢知己,便又清狂發。
富貴于我如浮云,且看云生云滅。
羊石論交,鵝湖惜別,別恨多于發。
共君千里,登樓何患無月。
|
|
酹江月(次韻東坡賦別)解釋: 《酹江月(次韻東坡賦別)》是宋代詩人葛長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寄言天上,石麒麟,化作人間英物。
醉擁詩兵驅筆陣,百萬詞鋒退壁。
世事空花,賞心泥絮,一點紅爐雪。
識時務者,當今惟有俊杰。
我本浩氣天成,才逢知己,便又清狂發。
富貴于我如浮云,且看云生云滅。
羊石論交,鵝湖惜別,別恨多于發。
共君千里,登樓何患無月。
詩意:
這首詩詞寄托了詩人對天上的神仙石麒麟化作凡間英雄的希望。詩人描述了自己醉心于創作詩歌,將詩歌當作戰士,驅使著百萬詞匯,使其退讓于墻壁之后。他認為世事虛幻,賞心悅目的事物只是泥土和絮塵,真正能夠理解時勢的人只有那些才智出眾的俊杰。詩人自稱有浩然之氣,與知己相逢,便再次表現出清高而狂放的性格。他認為富貴對他來說如同浮云般虛幻,只看著云的生滅變幻。他提到了與友人羊石論交、在鵝湖相別的情景,表達了對別離的傷感,別離之恨多于發之恨。最后,詩人與同道之士共登高樓,不必擔心無法看到月亮。
賞析:
這首詩詞以豪放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時事和人生的一種超然態度。詩人將自己的詩歌比作兵器,借以表達自己的才情和志向。他把世事看作虛幻的花朵,將賞心悅目的事物比作泥土和絮塵,強調了對名利和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他對俊杰的稱贊和自我吹噓,展示了自己的自信和豪情。詩中的別離之恨也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離別的傷感。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與友人共登高樓,表明他們并不擔心無法欣賞到月亮。整首詩以豪邁的語言和情感,展現了葛長庚獨特的風格和世事的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