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呂渭老 |
其兄進道作水調歌頭一韻,幾二十首,讀之,殆不勝情。
次其韻作一篇,懷其人,亦以贈元發、說道
扁舟思獨往,檣影劃晴煙。
要伴人隨明月,踏破水中天。
誰信騎鯨高逝,空對筆端風雨,如泛楚江船。
老子窮無賴,端欲把降竿。
白萍汀,歸老計,似高閑。
平生愛我,一言相置二劉間。
準擬何山松桂,折足鐺能安穩,芋火對闌殘。
何必少林語,立雪問心安。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是宋代呂渭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兄弟進道寫了一首水調歌頭,有二十多首,讀來,幾乎情感難以忍受。接著按照他的韻律寫了一篇,懷念他,也將它贈送給元發,表達了對他的思念。說道扁舟思獨往,船槳在晴朗的煙霧中劃出影子。希望有伴隨明月的人一起,踏破水面上的天空。誰會相信騎鯨會高飛離去,只能空對著筆端的風雨,如同在楚江上漂流的船只。老子窮得無可奈何,只想把漁竿拋下。白萍汀,回到老年的計劃,仿佛過著高閑的生活。一生都愛著我,我們之間的交流只需一言相對。準備去哪座山上采集松樹和桂花,折腰蛇足的鐺能夠穩定,芋火對著殘陽。何必說少林寺的話,站在雪地里問心自安。
詩意:
這首詩詞以水調歌頭的形式表達了呂渭老對兄弟所寫水調歌頭的喜愛和感慨。他繼承了兄弟的韻律,表達了對兄弟的思念之情,并將這首詩詞贈予友人元發。詩中展現了呂渭老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對自由、寧靜和內心安寧的向往。他表達了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逍遙自在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自己的無奈和對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景物描寫,通過水、船、月、風雨等元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的無奈和對世俗生活的厭倦,他渴望拋棄一切束縛,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安逸。
詩詞中的對話和獨白,增加了情感的表達和對人生的思考。作者表達了對兄弟創作的水調歌頭的喜愛和情感難以言表的感受,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元發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夠尋找到一個伴隨明月共賞的人,一起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寧靜。最后幾句詩中,作者以自嘲的語氣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對于人生的思考,同時也提及了對少林寺和心靈自省的暗示。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內心情感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由自在、寧靜和內心安寧的追求,同時也體現了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整首詩詞抒發了作者復雜的情感和思想,具有一定抒情和哲理的意味,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它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由、寧靜和追求內心安寧的向往,同時也透露了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和感悟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