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歌子 / 作者:呂渭老 |
策杖穿荒圃,登臨笑晚風。
無窮秋色蔽晴空。
遙見夕陽江上、卷飛蓬。
雁過菰蒲遠,山遙夢寐通。
一林楓葉墮愁紅。
歸去暮煙深處、聽疏鐘。
|
|
南歌子解釋: 《南歌子》是宋代呂渭老的一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人們的心情。
詩詞中的“策杖穿荒圃,登臨笑晚風”表達了詩人在秋天的黃昏時分,手持拐杖穿過荒涼的田園,登上高處,迎接著微風的歡笑。這里的“晚風”給人一種涼爽舒適的感覺,也暗示了秋天的來臨。
接著詩人寫道:“無窮秋色蔽晴空。”秋天的色彩無邊無際,遮蓋了晴朗的天空。這里的“秋色”可以理解為秋葉的顏色,也可以理解為秋天的景色。
詩中還描繪了夕陽下的江面和飛舞的蓬草。夕陽下,遠處的江面上有飛過的候鳥,江邊的蓬草隨風飄動。這一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覺,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遠方的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雁過菰蒲遠,山遙夢寐通”描繪了遠方的景色。候鳥飛過菰蒲,山巒遙遠而夢幻般地相通。這里的“山遙夢寐通”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遐想和思緒。
最后兩句“一林楓葉墮愁紅,歸去暮煙深處、聽疏鐘”表達了詩人對歸家的思念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楓葉從樹上飄落,變成了愁紅色,詩人想要回家,回到暮色深沉的地方,傾聽那遙遠的鐘聲。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象和表達內心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安寧、寧靜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使讀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麗和詩人內心的情感。 |
|